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支提山华严寺方丈2021(支提山寺庙)

2023-07-13 本站作者 【 字体:

支提山华严寺

印觉禅师简介

印觉禅师

印觉禅师,福建福安人氏,俗姓宋,名赐光。善根宿植,童真入道。1977年即萌出世之念,潜至福安资福寺,受父母之阻而未果。1980年正月复投福建支提山华严寺出家;1981年正月赴广东丹霞山别传寺礼当代佛门泰斗上本下焕老和尚为师;同年到福建省鼓山涌泉寺佛学班学习并圆具足戒;1987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同年受恩师本焕老和尚之命出任丹霞山别传寺堂主兼监院;1988年12月8日,上本下焕老和尚授法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1991年奉恩师本老之命重兴福建福安千年古刹狮峰寺并委任住持;1993年任别传寺首座兼监院;同年被推选为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韶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韶关市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1996年,奉恩师本焕老和尚之命并应广州花都佛教信众敦请,承担重建华严寺的重任。2011建成华严寺并任华严寺方丈。2014年8月法师恭迎恩师本焕长老舍利至华严寺永久安奉,永怀师德,摄受群生。现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市宗教界公益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常委、广州市羊城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花都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福建福安狮峰寺住持、广州花都华严寺方丈、东方寺住持。

印觉禅师亲炙本焕长老三十余载,秉承师教,光大宗风,兴建道塲,培育僧才,不殚劳苦,历二十载艰辛,建成华严寺,又拟兴建药师道场,实现东方净土。于丹霞山别传寺担任监院其间曾经首次成就禅修者闭关修行,开创南粤佛教闭关之先河。法师接引众生,善巧方便,曾举办广东首届禅学夏令营,在佛教界颇具影响。法师以出世精神,践行人间佛教之事业,其功炳卓,深受四众敬仰与爱戴。

赞曰:

常利印觉,德侔灵岳。

童真出家,志光圣学。

卅载侍师,拾设采汲。

为道精诚,如磨如琢。

奉律唯严,操履冰卓。

传佛正宗,灵蛇手握。

慧业炳然,月净珠濯。

接引方来,善躬啐啄。

教化后参,应病与药。

建寺立幢,吹正法角。

大法时施,龙腾象趵。

壮哉其功,能清五浊。

妙哉其行,难系难捉。

灵异事件真实案例,你一定也经历过类似情节

从这时起闽东地区就很少人吃牛肉了。1993年农历九月的一天,此牛预知自己将要命终,于是托梦给牧童说:“我的日子已经不长了,希望能见你最后一面”。第二天,牧童对昨晚的梦寻思着,并决定到支提寺去看看大牛,当他来到支提寺,大牛此时已经生病了,寺中僧众预先已经在海会塔旁挖一洞穴,牧童看到此种场景心中非常悲痛,于是决定在寺里小住几天看看,果然在农历九月十三日的早晨,已经看起来疲惫不堪的老牛挣扎着站起来,慢步走至海会塔旁预先挖好的洞穴卧倒,寺里僧众齐集为它说法助念至上午十点钟往生。后来寺中僧众就掊土为冢以瘗之。至今在福建宁德支提山华严寺仍留有这个放生牛真实事迹碑文。注:宁德市支提山华严寺当地人都称叫“支提寺”是天冠菩萨的道场,在《华严经》里有记载,距离宁德市区约45公里。

灵异事件三

2005年,我读高二时,我的朋友转学去了甘蔗的闽侯一中,因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学,所以每逢大考她都是要回来考试的。回来时她告诉了我们在那边他同学经历的事情。

离说的时候也没多久,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在他们学校的礼堂,当地的村民请来了戏班子唱戏,下了晚自习他同学4个也去凑热闹。戏散了后,他们是靠后走出礼堂的,准备回去他们租的地方。回去有2条路,一条大的好走但是远,一条是平时走的近路,但是很黑。

趁着兴头他们打算慢慢散步回去,就挑了大陆走。走着走着,3个人发现少了一个,一转头,只见那个人在后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追上来,说:“等等我啊,你们怎么走那么快啊,没看到刚刚人挤人啊,我差点都挤不上来,真是的,也不会等等!”

3个人面面相觑,刚刚这条路上明明只有他们几个啊,哪来的人挤人啊!事后大家都为他庆幸,还好他跟上来了,那可是鬼市啊,要是跟着那些人被挤走了,那可是回不来了啊。

灵异事件四

关于九一路那栋三层老屋的诡异传说有很多,但人们普遍知道的的说法主要是这两个:最早,曾有几个乞丐结伴进荒废的石屋过夜,他们睡觉时头朝西脚朝东,谁知第二天醒来时,他们几个竟然全都成了头朝东脚朝西,后来这里的乞丐们再也不敢来这里过夜了;后面又有胆大好事者想半夜进楼里看个究竟,谁知翻上二楼在阳台上往屋里看的时候,竟看到屋子的角落里一个老头模样的人一动不动地正坐在地上,这件事把他吓坏了,回去就生了场奇怪的病。

宁德 支提山 华严寺 霍童古镇

华严寺(陕西省西安市华严寺)详细资料大全

华严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

据《长安志》所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这里既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又是文人墨客驻足蛰隐之处,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咏诵。唐代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华严寺中的华严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华严寺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 创建时间 :唐太宗贞观年间,远至汉代 类   型 :佛教寺院 文保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   誉 :佛教宗派华严宗祖庭 开放时间 :10:00—17:00 门票价格 :免费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春夏秋适宜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陕西省西安市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建筑格局,主要建筑,文物遗存,杜顺法师灵塔,澄观法师灵塔,文物保护,历代方丈,杜顺法师,宽昌法师,佛事活动,价值意义,华严祖庭,佛教中心,旅游信息, 地理环境 华严寺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城约15千米。唐代华严寺居高临下,襟山带河,殿宇庭院精致幽邃。它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望终南山雾岩、玉案诸峰,正如唐朝诗人岑参题寺诗中所赞:“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 历史沿革 据历史文献记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从出土建筑遗迹看,其建筑年代最早可推到汉代。 华严寺从初建至今,无高大殿堂建筑记载。始终以凿原为窟,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 唐代长安是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经新疆、甘肃进入中国的译经三藏多半在此成就译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华严寺的社会影响所致,华严寺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唐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颁布敕令,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史称“会昌禁佛”。从会昌二年(842年)到会昌六年(846年),没收寺产,责令僧尼还俗,毁破寺院无数,帝都长安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华严寺亦在打击之列,损毁严重。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大兴佛法,华严寺又得重兴。唐宣宗在《幸华严寺》中说道:“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说明了宣宗在位时的华严寺状况。 宋张礼在《游城南记》说:“东上朱坡,憩华严寺,下瞰终南之胜,雾岩、玉案、圭峰、紫阁,粲在目前,不待足履而尽也……已而子虚、希古开樽三门,予赏苏子美诗,明微吟唐僧子兰诗‘疏钟摇雨脚,积雨浸云容’句,读相国陈公‘悔把吾庐寄杜城’言,则又知华严之胜也。过东阁,真如塔在焉,下阁,至澄襟院……”。宋名相寇准在《游华严寺》诗中说道:“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说明了华严寺在宋代的情况。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午夜,发生了八级“关中大地震”,塔崩桥毁,建筑倾颓,使唐宋时期的地面古建筑几乎损毁殆尽,幸存者若凤毛麟角。据《陕西通志》记载,华严寺内主体建筑在这次地震中俱遭灭顶之灾,只有唐代杜顺大师舍塔和清凉国师塔得以幸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皇帝下诏加封四祖澄观大师为“妙正真乘禅师”,此圣旨碑现在澄观大师塔前。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华严初祖杜顺法师塔与四祖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塔两座。 民国十九年(1930年),陕西大旱,民国政府遣朱子桥先生来陕赈灾,在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字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一时传为佳话。此次修缮,重修两塔,建殿三间,并在初祖杜顺、四祖澄观塔下小堂内分别石刻两祖遗影。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大炼钢铁开始后,碑石用去炼钢,殿堂、僧房被占用,古树全被砍伐。文革期间砸毁佛像,僧人被赶,殿堂被拆。 1976年,文革结束后,寺院仅存杜顺大师和澄观大师舍利塔及少数碑石。 2006年,华严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局部整修。 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重建工程预计10年左右完成。 建筑格局 据《长安志》所载,唐代华严寺内东阁法堂、会圣院、澄襟院、真如塔院等建筑从南至北依次而建,规模非常宏大。 华严双塔 现今华严寺位于少陵塬半坡一片长约400米、宽约60米的狭长开阔地上,南下方是近乎90度的百米陡坡,北临高达30多米直立的黄土屏障,深沟和屏障构成了华严寺的天然“围墙”。受限于地理,寺门北开,建筑自北向南排列。 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整个寺院根据功能划分为开放和封闭两个模式,分三个区域体现。在中轴线上建造供四众弟子进行佛事活动、朝圣礼佛的公众殿堂“开放区”。左边完善以僧人为主的修行、生活居住“封闭区”。右边建造以信众为主的学修、生活居住“封闭区”。 主要建筑 华严寺内曾有东阁法堂、会圣院及初祖杜顺法师灵塔、二祖智俨法师灵塔、三祖贤首法师灵塔、四祖澄观法师灵塔、五祖宗密法师灵塔和真如塔等建筑,后历经宋、金、元、明等朝代,虽多次修葺,但因遭遇多次塬体滑坡而渐趋荒落。特别是清乾隆年间的一次大崩塌,使寺内殿宇全毁。 今华严寺建成简易寺院和塔院,僧舍数间。 文物遗存 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灵塔和四祖澄观法师灵塔东西并峙,东为杜顺法师灵塔,西为澄观法师灵塔。 杜顺法师灵塔 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高约二十一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杜顺法师灵塔 塔的基座层南辟券门,内筑龛堂,塔身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以及仿木结构的依柱、栏额。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昂等,上层刻有横额“严主”二字,第三层镶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六字碣。据称杜顺法师塔的四边形塔身是象征华严宗的卓越思想“四法界”,而六层塔身象征华严宗的“六相缘起”学说;两者相加为十,则代表着《华严经》的重要理论“十玄门”,也象征著圆满,意指华严宗为一乘圆教、最究竟的佛教学说。 杜顺法师圆寂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这座塔已经在华严寺矗立了1370年,是极具价值的历史文物,是华严寺的镇寺宝塔。 澄观法师灵塔 澄观法师灵塔又称清凉国师塔。 澄观(737—838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圆寂后数十年,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其禅教一致、诸宗融通的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清凉国师澄观塔 清凉国师塔呈六角形,为七层六面砖塔,高约十七米。因法师曾被封为“僧统清凉国师”,故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因塔西临原畔,雨水冲刷,有倾覆之虞,长安区于一九八六年拆迁,由原址向东南移动十米就地复原。拆迁时在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塔基下又发现作风迥异、雕刻精美和两层砖塔,约六米高。华严寺澄观塔造型独特,塔身呈六边形,代表华严宗的“六相缘起”说法。塔身不算基座为五层,代表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五教”。 据记载,元代曾重建清凉国师塔,但从出土的铜佛和佛经来看,却是清初的遗物。由此可见,地上的五层砖塔应为十八世纪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崩塌时,就所毁坏的元代重修妙觉塔基础上重建。拆迁中发现的地下这两层风格不同的塔,当是元代重修的残塔。在残塔下还发现了塔心内室藏的石函,石函内有盛舍利的白玉瓶。在清凉国师塔侧有十八世纪清雍正年间加封澄观为“妙正真乘禅师”时立的碑石。 文物保护 1956年8月,华严寺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保碑 2006年6月,华严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陕西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历时一年进行的“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寺院调研规划”活动再次肯定华严寺的祖庭地位和历史价值,推动华严祖庭的重建工作。 2009年10月15日,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正式启动修复重建工程。 历代方丈 杜顺法师 杜顺法师(557—640年),俗姓杜,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华严宗初祖。 杜顺法师 十八岁出家,皈依因圣寺珍禅师学习禅观。杜顺禅师一生中,有不少为人治病、除害行善的事迹,受到当时僧俗的崇敬,这对他传法十分有利。隋末住终南山,宣扬《华严》,教化道俗。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慕其盛名,亲自引入内宫隆礼崇敬,隆礼崇敬,赐号“帝心”。后妃、王族、贵臣奉之如生佛。相传杜顺八十四岁时在太宗的床上坐化,随后恭送长安南郊,建塔于华严寺内。

杜顺着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他为华严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等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人追其为华严初祖,但实际创宗人是法藏大师。法藏(643—712年)是西域康居国人,17岁从智俨大师学〈华严经〉。唐圣历二年(699年)受诏为武则天说《华严经》,使其“豁然领解”。他还为唐中宗、唐睿宗授菩萨戒,被封为国师。唐中宗还特地为他造了五所华严寺。法藏以《华严经》为依据,吸收了玄奘新译理论,完成了判教,充实了观法,建立了华严宗风。因此,中国佛教便以华严寺为华严宗之发源地。 宽昌法师 宽昌法师,法号大兴,俗姓陈。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华严宗祖庭长安区华严寺住持。 宽昌法师 宽昌法师1978年4月生于青海大通。1993年,在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隐居一年。1994年4月,在长安兴教寺依演德法师剃度出家。1996年6月,在西安卧龙寺依香港圣一长老受具足戒。1996年7月,在长安香积寺参加陕西省佛协“第二届执事培训班”。1996年9月—1999年6月,就读于福建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预科班。1999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中国佛学院本科班。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读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师从当代佛教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中心主任、佛教室主任魏道儒教授,获得佛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2006年6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当代佛教著名学者楼宇烈教授做访问学者。2001年7月,任浙江永康广慈寺监院。2005年9月,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教务处主任、《陕西佛教》副主编。2005年10月,任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副监院。2005年11月,任陕西省西安市慈善协会理事。2006年8月,受聘担任陕西佛学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全面主持佛学院日常事务。2006年9月,出任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6年10月,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11月,任西安市长安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住持。 佛事活动 2008年08月15(七月十五)日, 陕西长安华严寺遵照丛林制度,于寺内举办荐亡报恩盂兰盆会,常住僧众和信众在佛前设盂兰盆供,供佛及僧;诵经礼拜,超荐宗亲;宽昌法师在新建的斋堂内向大家开示了盂兰盆会的来由及功德。 报恩荐亡盂兰盆会 2008年12月22日上午十点,华严寺举行冬至祭祖法会。僧众们以缅怀、敬仰之情一一顶礼祖塔。祭祖法会于11时许圆满结束。 2013年01月19日,适逢中国农历的腊月初八。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在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西安华严寺内,佛乐悠扬、经声缭绕,百余名来自陕西、甘肃等地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举行庄严肃穆的新春祈福法会,祈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价值意义 华严祖庭 华严宗思想渊源于古印度佛陀时代,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华严经》中。华严宗在唐初正式创宗立派,为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盛唐时广为传播、倍受推崇,华严五祖中的四位师祖都受到皇家的敕封,被尊为“国师”。 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依据《华严经》开创华严宗,大张华严教纲。据《大唐华严寺杜顺和尚行记碑》记载,他以精湛的医术免费为民治病,主讲《华严经》,受到唐太宗礼遇,尊为“帝心尊者”。 二祖智俨大师在云华寺讲说《华严经》,使华严宗宗风大振,时人称为“云华尊者”,又因居住终南山至相寺,被称“至相大师”。 三祖法藏大师在新译《华严经》告成后,武则天与他在长安长生殿问《华严经》六相十玄的义理,大师以大殿一隅的金狮子作譬喻,使武后豁然领解,受到朝廷和僧俗各界的敬仰,被赐号“贤首国师”,并且为中宗和睿宗授菩萨戒,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贤首法藏吸收了玄奘新译中的一些理论完成判教,充实了观法,正式建成宗派,故后人又称此宗为贤首宗。 四祖澄观大师曾为唐德宗讲《华严经》,被授“镇国大师”号,御赐金印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加封为“僧统清凉国师”,穆宗和敬宗又先后加封他为“大照国师”,文宗进一步加封为“大统国师”,先后连任“五朝帝师”,使华严宗达到鼎盛,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影响很大。 五祖宗密大师被文宗邀请入内殿询问佛法大意,后赐袍敕号,宣宗追谥“定慧禅师”,因居圭峰山,世称“圭峰禅师”。

华严宗的五位宗师不断深入研究《华严经》教义真谛,写下了大量论、疏、释义,为创立华严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的思想充分融合各宗各派及教内教外的“大一统”思想,符合中国文化广博、精深的品质,契合中国人包容、圆融的心态,道出了老百姓渴望和谐、圆满的心声,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僧俗的一致推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绵延至今。这五位宗师圆寂后,均在华严寺建塔供奉,可见华严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特别是华严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佛教中心 从佛教经典总集《大正藏》,唐宣宗李忱《幸华严寺》,唐大诗人李白《杜陵绝句》,宋名相寇准《游华严寺》等资料来看,华严寺自建寺起,华严宗五祖、唐开元三大士、不空、智藏、玄逸等高僧敕住华严寺,杜顺大师依据《华严经》思想在这里开创了华严宗。由于华严寺当时道场庄严、高僧云集、环境优美,曾经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华严宗五祖生前在华严寺弘宗演教和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圆寂后在这里建塔供养。历经岁月沧桑,华严寺过去盛况现已不复存在,但初祖杜顺大师、四祖澄观大师舍利塔成为《华严经》、华严宗、华严寺三位一体的精神导归,历代文物成为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唐代华严宗思想经由华严寺传播到世界各地,华严寺成为弘扬《华严经》经典教义的重地,成就了佛教界“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的无量功德;华严寺同时也成为弘扬华严宗思想的摇篮,在这里将佛教最圆满的思想中揉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华严寺成为华严宗发祥地和世界佛教界公认的华严宗祖庭道场。华严寺在完备佛教思想、促进佛教中国化进程、连线海内外佛教信徒、国际友好往来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历史贡献,为世界佛教徒朝圣礼拜的圣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 开放时间:10:00—17:00 门票:免费 交通:电视塔坐917路在长安师范学校下车根据路边指示牌可到

[img]

宁德华严藏寺(支提寺)的建寺传说求大神帮助

宁德霍童支提山位于宁德市区西北部40多公里处。据佛教《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现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俱常住说法。”“支提”系佛教术语,“谓诸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大日经疏》)。因此,支提山被佛教徒视为天冠菩萨讲经说法之道场,且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 支提山,海拔700多米。方圆百里,群峰拔地,层峦叠嶂,溪涧纵流。华严寺所在之处,四周群峰环拱,状似千叶莲花,而寺恰在花心上,好一派雄奇伟秀的景象。众多的山川林窟,多以佛教名词称之,诸如普贤峰、维摩峰、菩萨峰、天冠林、帝释峰、钵盂峰、袈裟岩、香炉峰、舍利窟、甘露泉等,且山中寺院林立,有小支提寺、仙峰寺、仙岩寺、甘露寺、那罗延窟寺等,不愧“闽东东岳”和“佛巢仙窟”之誉。 华藏寺作为支提山佛教中心而置身其中,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华严寺,也称华藏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创建于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 缘于唐代高丽僧人释元表在此讲颂《华严经》。宋代,朝廷先后敕赐“华严禅寺”与“雍熙禅寺”之名;明代也敕赐过“华藏禅寺”与“万寿禅寺”之名。华严寺屡经兴废沧桑,历代诸高僧为古刹的重光鞠躬尽瘁。据寺志记载多达二三十人,如唐代的元表、本净,宋代的元白、了悟、辩隆,元代的平楚、澄鉴,明代的无碍、大迁、天恩、樵云,清代的远门、亘信、无得等。现寺之东边尚存一塔碑,文曰“明敕中兴赐紫大迁国师塔”。大迁法师,讳圆慧,俗姓杨,燕都(今北京)人,为明左护卫杨邦卿之子,19岁出家,万历元年因明皇太后梦礼天冠菩萨而召其入山中重兴支提,历时9年,后圆寂,众人建塔纪念。支提寺山门为明代所建,“天下第一山”之额系明永乐帝敕赐,而今殿前的“华藏寺”之匾额,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在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佛像颇具特色,当中是释迦牟尼佛,丈六金身,结跏趺坐,形成庄严之像;右边为手持青莲、乘坐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像;左边为手提如意宝、乘着青狮的文殊菩萨像。殿的正中供奉着毗卢遮那佛像。这尊佛像为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宫廷以铜渗金铸造的珍品,重约千斤,为双层空心圆体。该佛像端坐在莲花座上,头戴金冠,手成毗卢印,面容祥和,熠熠生辉。 寺内现存明代铁铸天冠菩萨像(俗称千圣天冠菩萨),系明永乐年间为明成祖的仁孝皇太后所赐,原总数1000尊,现尚存947尊。 每尊重20公斤,高33厘米左右。其形或合掌,或结跏趺坐,或结三昧印,呈听、说法相,表情各异,形态生动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为寺内珍贵之文物。 寺中至今还完好保存着明版佛教经书《永乐北藏》,共678 函,6780册,为明神宗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所颁赐,堪称镇山之宝。这部佛教经典现为国内稀本。同时,该寺还收藏明万历年间御赐京缎的金绣五爪盘龙紫衣一袭。原配的金钩玉环遗失已久。而紫衣幸存至今,其工艺精湛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华严寺成为闽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9月,叶飞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支提寺宣告成立,开始了艰难的革命历程。支提山说法台下的天峰亭是当时工农红军的后方医院,辟支崖畔的袈裟岩是红军18勇士的殉难处。 1984年7月1日, 宁德地委在华藏寺树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纪念碑》以纪念之。 今日的闽东千年古刹支提华藏寺,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明媚阳光中。僧众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宗教信仰政策,发扬佛教“农禅并重,修持精进”的优良传统,并全面维修了寺院。寺内的山门、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藏经楼都修葺一新,并且还新建念佛堂、放生池等,使这座深山古刹“云开震旦诸山秀,日照琳宫万瓦晴”。

采纳哦

华严寺的历代方丈

杜顺法师(557年—640年),俗姓杜,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华严宗初祖。

十八岁出家,皈依因圣寺珍禅师学习禅观。杜顺禅师一生中,有不少为人治病、除害行善的事迹,受到当时僧俗的崇敬,这对他传法十分有利。隋末住终南山,宣扬《华严》,教化道俗。贞观六年(632),唐太宗慕其盛名,亲自引入内宫隆礼崇敬,隆礼崇敬,赐号“帝心”。后妃、王族、贵臣奉之如生佛。相传杜顺八十四岁时在太宗的床上坐化,随后恭送长安南郊,建塔于华严寺内。杜顺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他为华严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等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人追其为华严初祖,但实际创宗人是法藏大师。法藏(643-712年)是西域康居国人,17岁从智俨大师学〈华严经〉。唐圣历二年(699年)受诏为武则天说《华严经》,使其“豁然领解”。他还为唐中宗、唐睿宗授菩萨戒,被封为国师。唐中宗还特地为他造了五所华严寺。法藏以《华严经》为依据,吸收了玄奘新译理论,完成了判教,充实了观法,建立了华严宗风。因此,中国佛教便以华严寺为华严宗之发源地。 宽昌法师,法号大兴,俗姓陈。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华严宗祖庭长安区华严寺住持。

宽昌法师1978年4月生于青海大通。1993年,在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隐居一年。1994年4月,在长安兴教寺依演德法师剃度出家。1996年6月,在西安卧龙寺依香港圣一长老受具足戒。1996年7月,在长安香积寺参加陕西省佛协“第二届执事培训班”。1996年9月—1999年6月,就读于福建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预科班。1999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中国佛学院本科班。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读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师从当代佛教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中心主任、佛教室主任魏道儒教授,获得佛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2006年6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当代佛教著名学者楼宇烈教授做访问学者。2001年7月,任浙江永康广慈寺监院。2005年9月,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教务处主任、《陕西佛教》副主编。2005年10月,任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副监院。2005年11月,任陕西省西安市慈善协会理事。2006年8月,受聘担任陕西佛学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全面主持佛学院日常事务。2006年9月,出任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6年10月,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11月,任西安市长安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住持。

宁德 支提山 华严寺 霍童古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太原经典1日游:太原第一站先游览山西省博物馆感受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了解感受夏商踪迹、晋国霸业、佛风遗韵、明清晋商文化;然后可以去太原最大的的迎泽公园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再去太原食品街寻找美食。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古北水镇位于密云东北侧,是一处在古村基础上改造重建的古镇景区。古镇依水而建,即有北方古镇的大气威严,也不失江南水乡的特色,可以泡温泉、品尝美食、爬司马台长城等,是京郊地区休闲度假不错的选择。古镇内不通车,非常适合步行游玩。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宁夏沙湖旅游景区地处贺兰山下、黄河金岸,20余平方公里沙漠与40余平方公里水域毗邻而居,拥有万亩水域、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五千亩沙丘,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秋季是到黔东南旅行的最好时间,雨水不会像夏季般频繁,气温不会像冬季时寒冷,温度适宜。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由于青海湖距离西宁较远,所以建议在青海湖周边过夜,以便欣赏日出日落等美景。目前青海湖周边住宿的选择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二郎剑景区附近:这里是青海湖唯一的官方景区,也是观看日出最佳的地点之一。这里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价格根据季节和设施不同而不同,旺季每晚约200-500元,淡季每晚约100-300元。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古城一日游攻略:今日主要游览丽江古城,漫步在古城小巷,尽情享受古城慵懒的氛围,还可以在街头巷尾寻觅各式丽江特色小吃来填补肚子。之后前往狮子山,登上狮子山的制高点—万古楼,俯瞰整个丽江古城,运气足够好的话向北可以远眺到玉龙雪山。下了狮子山顺路去木府,近距离欣赏古城内这座仿紫禁城的纳西宫廷式建筑。傍晚回到古城,在四方街感受古城的夜生活,还可以去酒吧消遣一番,说不定会碰上美好的艳遇。古城西侧的狮子山公园是观赏古城全景的最佳去处,除了山顶的万古楼,公园有很多点都可以看到古城和雪山。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1、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原名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95件、二级文物3379件、三级文物14280件、其它文物近10万件,始自远古,及至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2、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洲皇宫博物院建立在伪满皇宫旧址上,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可见到御用汽车等文物。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的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有缉熙楼、中和门、怀远楼、同德殿等建筑景观。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新都桥又称东俄罗,位于318国道川藏南北线的分叉路口,号称“摄影家的天堂”。在这可以拍摄到无垠的草甸,曲折的溪流,金黄的秋叶,山坡上大片在觅食的牛羊,散落着的藏族村寨,在金秋来临之际不失为赏秋的好去处,随便一按快门都能得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此外,国家地理推荐最佳欣赏蜀山之王——贡嘎山的观景点正是在新都桥,天气好可拍摄日照金山之景。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1、滕王阁: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2、八一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心脏,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中心广场、主席台、东西二块游园组成,是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中心伫立着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很多游客会在此合影。
本文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