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福建永定土楼介绍(福建永定土楼简介特点)

2023-07-11 本站作者 【 字体:

福建土楼小清新之旅

永定土楼位于哪里

福建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

永定土楼,又名桐梓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最古老的是位于雷虎镇下寨村的福新楼。它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76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永定土楼种类繁多,分为方形建筑和圆形建筑两大体系。永定被称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峰楼、大方楼、圆楼。

福建永定土楼的建筑特色

福建土楼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了人们共同居住的居住和防御要求,并巧妙地利用了山区狭窄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经济、坚固、防御性很强的高层建筑类型,极具美感。

这些独特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夯土技术推向了极致。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其祖先来自中原。因为战乱和灾难,客家人先后五次大规模南迁。他们中的一些人移居福建,形成了客家宗族。

[img]

福建土楼景点介绍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

有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 。即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截至2008年,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

福建土楼旅行 南靖土楼和永定土楼全攻略

永定土楼

XX年8月7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永定土楼

怀着期待的心情,今天上午我们又来到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XX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主要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

最令世界各地游客惊叹的就是当地人称为圆寨的圆形土楼。土楼从外面看上去是个大大黄色泥土的圆形建筑。中上部才能看到有窗户。犹如古罗马的城堡。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通风采光、抗台风地震、防卫功能比方楼好。

说到这个土楼我还真是有几个谜团呢!1、土楼是用土做的,为什么它能防水、防火,还防震?2、土楼因为什么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土楼为什么要到那么高的地方才有窗户? 带着谜团,我走进了被誉为“土楼王”的承启楼。 哇!承启楼好大啊,一圈一圈又一圈,好似一个巨大的迷宫,绕过来又绕过去。我们在土楼王的入口照了一张合影照,接着在等照片的时间里,我们听一位土楼里居住的居民介绍了土楼。叔叔说:“承启楼是最大的土楼,它占地面积有六千平方米,居住在楼里的人们都是一个家族的。也因为这样所以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为什么一二层都没有窗户呢?”我很好奇地问。“那是为了防止小偷强盗和动物的入侵。”哦,原来是这样的。“可是土楼就是黄土造的为什么还能那么结实还防水、防火、防震呢?”这时候,叔叔又说了:“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圆楼的坚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为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也没有危险,至今还没有听说过圆楼坍塌事故的发生呢。”“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厚实的土墙具有其他任何墙体无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土楼内能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厚土可以保持适宜人体的湿度,太干时能自然释放水分,太湿时又会吸收水分……”听着叔叔讲这些我听都没听过的知识,我顿时觉得土楼好神奇啊!我真想在这里住住感受一下呢。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旅游,真的让我领略到了不同的建筑。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福建永定土楼英文介绍

Hakka Earth Building Complex in Chuxi Village

Location : Longyan-Yongding County

Fifty kilometers to the county seat of Yongding, it is located in Chuxi Village, Xiayang Town, Yongd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uxi Earth Building Complex is composed of five round buildings and dozens of square buildings with major scenic spots such as 590-odd-year-old Jiqing Building built in 1419,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ancient specially-structured round buildings still existing in Yongding. There are generally 2-4 stairways in each round buildings, and the stori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However, this building is an exception. Every household from the ground floor to the fourth floor has installed their own stairways, with wood boards separating the passage to each storey. 72 staircases divide the whole building into 72 self contained units.

;ID=686CharSet=ENGLISH

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永定土楼的历史介绍

说起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定比例的土和和沙子搅拌而成的混合土在加上木料做成的构架建成的房子。由此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艺术气息,那么大家知道土楼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吗?不知道的话那么我就偷偷的告诉你们把,就是在永定,他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在哪里有着福建最早的土楼,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拥有最多的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分方形,圆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脚楼等多种内型。永定区共有着名的圆楼360座,方楼10000多座。其中最着名的的土楼有-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公主-振福楼。其中,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的,2010年进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纪录。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着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

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历史。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福建土楼的介绍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当推“土楼”。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

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

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

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这种以生土为墙的土木构架民宅,其造型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品类中,是花样较多的一种。

有圆、方、半圆、椭圆、交椅、五角、八卦、五凤、桃形及不规则形等许多种类,又以圆、方、交椅形和五凤楼最为常见。

方型楼,永定称“四方楼”,南靖称“四角楼”,其起源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封闭、最坚固。

这种土楼高约16米,可达5层,每层相隔约3米左右,墙壁下厚上薄,底层墙厚1米以上,越往高墙愈窄,顶层厚仅0.8米。

楼房占地面积可达上千平方米,5层楼总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上下,每层楼有房间20多间,门厅各1间,整座楼共有房间100间左右。

楼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楼梯通向上层。

一座楼可居住二三十户百口人以上。

其代表有南靖梅林乡璞山村的“和贵楼”,武平的“大夫第”,永定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等。

永定的“馥馨楼”,又称“大楼厦”、“火烧楼”,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楼内居民已传至27代。

永定古竹乡的“五实楼”是方楼结构中的特殊类型,其走廊设计在夹墙之中,节省很多木料,有很强的隐蔽性。

圆型楼,又称“圆楼”、“土圆楼”,永定客家人称其为“寨”。

环形圆柱状的圆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永定、南靖、平和、上杭、华安均以此类土楼为主。

相传圆楼是1300多年前唐将军陈元光平闽时,由军事营寨发展而来的。

圆楼外观庞大巍峨,直径达50~70米者比比皆是。

闽西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圆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直径73米,是由同圆心的大圆环和小圆环、三环相套而成的巨大古堡,每环之间以环井形天井间隔,外圈周长达229米,底层土墙厚达1.5米。

最外环高4层,中环为2层,第3环为平房,中央圆心点上是一座八卦形的八角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总面积为5376平方米,曾住过80户600多人。

闽南平和县芦溪乡芦峰村的“平作厥宁”圆寨,楼体圆直径达77米,为世界上已知的、仍住人的、最大直径的圆土楼民宅。

主楼高4层,约14.5米高,每层有77个开间,现仍住有77户250余人,均为叶姓同宗一族。

它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工程前后历时40年,最盛时住过700多人。

普通圆楼占地面积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

一般来说,永定圆楼多为3层、南靖圆楼常达4~5层。

高约十二三米,每层房屋30间左右,梯道2~4条(依楼大小而定)。

不少圆楼另建一座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圆楼;作为祭祖和娱乐场所,风格别致;通常小圆楼也可住20多户100口人。

圆楼建筑风格在土墙厚度上与方楼相近,不同的是楼内各层房间规格比方楼更为统一规范。

圆楼还克服了方楼的一些缺点。

如方楼四角屋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噪音大,而圆楼消灭了角间,构件尺寸统一,施工相对简单,屋顶也更为简化。

其房间朝向与方楼相比,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宗族内部的分配。

此外,用同样周长围成的圆形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因此,圆楼比方楼有更大的内院空间。

因无间角,对大木料的需要也相应减少,且抗风抗震防火的性能更高。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的华安县沙建乡宝山村的“升平楼”,是闽南唯一的外墙全部用条石砌成的三层圆楼。

也是单元式结构。

因不忌风雨,出檐较小,状似石磨。

这座石圆楼是福建土圆楼族中的独特支系,但其抗震性能犹不及土楼。

在南靖等地,还有一种叫“交椅楼”的生土楼,其建筑形式与方形楼大致相同。

但前排房稍低,为平房或2层楼,左右两边稍高,为2层或3层楼,酷似座椅的“扶手”,后排房最高,可达3层以上,宛如座椅的靠背,整座楼仿佛一把“交椅”,故俗称“交椅楼”。

其特点是土墙前低后高,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冬暖夏凉。

房间数达五六十间,居住15户约六七十人。

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南靖县书洋乡石桥村的“长源楼”是其代表。

在土楼建筑中,圆楼和方楼通常是单独起建的,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圆楼与方楼结合的土楼群。

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黄氏家族,开基数百年来先后建有5个一体相联的圆、方土楼组合。

从空中俯看,一座方楼雄踞中央,四座圆楼围绕四角。

恍若一朵怒放的硕大梅花,点缀于绿野平畴之上,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该楼群初建时仅为一座方楼,黄氏祖先取楼名为“和昌楼”,后因人丁渐旺,分别在方楼四周建起4座圆土楼,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拱卫着“和昌楼”,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夺人心魄的宏大构思,令人俯仰皆叹!此外,在永定古竹乡高北村也有以圆楼为主,方、圆楼错杂而筑的土楼群。

这种巧妙的构思,奇特的组合,令海内外的建筑专家赞不绝口。

圆楼或方楼的底层均作厨房、饭厅,有的也作牛栏、猪圈。

底楼对外绝不开窗。

2层楼为放置谷物和农具的杂物间,对外也罕有开窗。

3层以上为卧室。

楼上楼下的房间及每一单间均一样大,一般为10米2左右,显得狭小,仅容一床一橱一桌,反映出客家家族不重卧室而以厅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习惯。

大多土楼内的走廊为敞廊,大家共用,每个房间的门与窗都开向走廊。

也有一些土楼内部以八卦式单元切割或从一楼到顶楼每一间均为独立单元。

各家人靠楼梯上下相连。

永定湖坑乡的“振成楼”,外圈以八卦形分成8组居室,每单元6间,每层48间,4层共192间。

每单元防火墙相隔,有拱门相通,楼下各有一间浴室。

在闽西及闽西南客家居住区,还有一种与圆、方土楼造型风格迥异的土楼民宅,俗称“五凤楼”(南靖人称“大屋厦”),这是一种府第式的土楼住宅。

五凤原为五方(东、西、南、北、中)配五色所引伸的五行意义。

以五凤名宅,表示四方与中央相应的寓意。

它像古代中原的宫殿,也近似北京故宫的形式。

突出中轴中心,在平面发展的基础上,讲究左右均衡对称,前后高低有序,布局方整有序。

最普通的五凤楼是三堂二横式,也有三堂一横、四横、六横等形式。

一座三堂三横式五凤楼的建筑内容包括:鱼塘、侧座、回屋、禾坪、下厅、中厅、后堂、两厢横屋几大部分。

在造型设计上,厅堂和天井的配置独特,厅堂皆敞,面向天井且与天井相连,厅的边沿便是天井边沿,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极巧妙的空间搭配与沟通协调的综合功用。

一座三堂二横式五凤楼,共有5个天井与9个厅堂。

中轴线上有3个天井及3个厅堂,中轴线上一直就是天井与敞厅,可从大门一望到底,两横屋与中轴之间各有一天井,分别有小门厅、中厅、侧门厅。

楼内敞廊是回廊,将全楼各部分及每一房间串通。

楼的中轴线上有3个天井,两横屋的天井,均可搭起地棚,遇有红白礼仪活动,有宽阔余地,十分方便。

五凤楼通常有房30间上下,另有厨房仓杂间若干,可住十余户、百来人。

大者有60余间房,可容200多人。

五凤楼重装饰艺术,雕梁画栋,十分精致,是诸类土楼中最“豪华”的一种。

其色彩造型之美,广受行家称道。

五凤楼的代表作有永定高陂乡富岭村的“大夫第”,湖坑乡洪坑村的“福裕楼”,上洋村的“遗经楼”等。

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

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

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

如建于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乡的“环极楼”,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公分宽的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

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

永定“资历”最深的“馥馨楼”,近年人们为免众人从一大门出入之不便,另开一小门,请来石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钢凿撬挖数日才开通,这种三合土墙的坚韧由此可见一斑。

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

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

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

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

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

迷信说法,认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处有“凹煞”。

建方楼时,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

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

总的看来,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

永定土楼或以方位命名,如“东升楼”为坐东朝西,喻意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楼”,乃苏振福独资兴建;或为纪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后代所建“庆福楼”、“福裕楼”、“振成楼”、“庆成楼”总不离“福”、“成”两字;或以自然环境定名。

如“望峰楼”因面朝笔架山峰而取名,“环兴楼”则因三面环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环形大圆楼而得名;或为祝愿祈祥定名,如“松竹楼”和“五十楼”,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或为劝勉后人定名,如“经训楼”、“承启楼”;或以创业者定名,如“福侨楼”,为江氏华侨所建,意为华侨福宅,“群兴楼”因众人集资兴建,并寓群居兴旺发达之意;或以褒贬双关定名,“如升楼”,坐东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后代又戏称其小如米升。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

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

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

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本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

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

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

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频繁在影视中亮相,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

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福建 国保 知多少 龙岩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古北水镇位于密云东北侧,是一处在古村基础上改造重建的古镇景区。古镇依水而建,即有北方古镇的大气威严,也不失江南水乡的特色,可以泡温泉、品尝美食、爬司马台长城等,是京郊地区休闲度假不错的选择。古镇内不通车,非常适合步行游玩。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宁夏沙湖旅游景区地处贺兰山下、黄河金岸,20余平方公里沙漠与40余平方公里水域毗邻而居,拥有万亩水域、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五千亩沙丘,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秋季是到黔东南旅行的最好时间,雨水不会像夏季般频繁,气温不会像冬季时寒冷,温度适宜。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由于青海湖距离西宁较远,所以建议在青海湖周边过夜,以便欣赏日出日落等美景。目前青海湖周边住宿的选择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二郎剑景区附近:这里是青海湖唯一的官方景区,也是观看日出最佳的地点之一。这里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价格根据季节和设施不同而不同,旺季每晚约200-500元,淡季每晚约100-300元。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古城一日游攻略:今日主要游览丽江古城,漫步在古城小巷,尽情享受古城慵懒的氛围,还可以在街头巷尾寻觅各式丽江特色小吃来填补肚子。之后前往狮子山,登上狮子山的制高点—万古楼,俯瞰整个丽江古城,运气足够好的话向北可以远眺到玉龙雪山。下了狮子山顺路去木府,近距离欣赏古城内这座仿紫禁城的纳西宫廷式建筑。傍晚回到古城,在四方街感受古城的夜生活,还可以去酒吧消遣一番,说不定会碰上美好的艳遇。古城西侧的狮子山公园是观赏古城全景的最佳去处,除了山顶的万古楼,公园有很多点都可以看到古城和雪山。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1、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原名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95件、二级文物3379件、三级文物14280件、其它文物近10万件,始自远古,及至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2、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洲皇宫博物院建立在伪满皇宫旧址上,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可见到御用汽车等文物。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的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有缉熙楼、中和门、怀远楼、同德殿等建筑景观。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新都桥又称东俄罗,位于318国道川藏南北线的分叉路口,号称“摄影家的天堂”。在这可以拍摄到无垠的草甸,曲折的溪流,金黄的秋叶,山坡上大片在觅食的牛羊,散落着的藏族村寨,在金秋来临之际不失为赏秋的好去处,随便一按快门都能得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此外,国家地理推荐最佳欣赏蜀山之王——贡嘎山的观景点正是在新都桥,天气好可拍摄日照金山之景。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1、滕王阁: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2、八一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心脏,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中心广场、主席台、东西二块游园组成,是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中心伫立着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很多游客会在此合影。

浙江自驾游旅游攻略 浙江自由行7天最佳路线

浙江自驾游旅游攻略 浙江自由行7天最佳路线
第一天: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杨堤景行→燕南寄庐→郭庄景点→杨梅岭。旅途的起点是杭州。在这里,西湖是必去之地。沿着杨公堤,会经过盖叫天故居、西湖园林借景造园的集大成者郭庄。后前往杭州最美村庄杨梅岭。
本文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