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周易21卦解,易经第二十一卦详解

2023-12-17 本站作者 【 字体: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求解学业和事业 请大师...

这个卦,变爻在初九
初九的意思大概是说,法律法规的存在,能是你悔过,不再犯错,所以无咎
初九在整个卦的底端,以为着事物的开端,后有山重水复,意味着前路艰难,
但初九阳爻占阳位,位置得当,而且体克用,所以并没大碍
事业: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事情要公正无私,这样才能渡过难关
学业:虽然会比较艰苦,但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必定会有所成就

周易二十一卦怎么解签、求婚姻含义

周易二十一卦:火雷噬嗑:象传说:雷电交作、就像咬合。本卦意指咬合、通顺之意

周易第21卦解感情将来

亲 看看这个吧应该是可以帮你的
伏羲氏创造的八卦图,只有符号,没有文字,因而被称“无字天书”。几千年来,后人不断地用文字,给八卦图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诠释,逐渐形成了《易经》。其中最著名的有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部经最大的区别,就是六十四卦的排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渐渐残缺不全了。而能够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那么《周易》是根据什么对六十四卦进行排序的?这种排序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大家如果用心去看《易经》,你会发现,他提供一个很好的架构,让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根据自己的见地,根据自己的胸襟,根据自己的涵养,来做不同的诠释,所以每一个人讲《易经》,他多少有点不同,我们都应该加以尊重。
伏羲氏他一画开天劈地,这一画,叫做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六十四卦,就是八卦彼此重合起来配合到最后,一共只有六十四种状况。但是,六十四种变化所产生的卦,你怎么去安排它的次序,也是经过一番混战。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你排你的,他排他的。但是最起码,我们知道有一种,他是把艮卦排在第一卦的,那就叫《连山易》。因为艮就是山,因为当时,在天地之间,最高就是山,而且你看这个山还得了?这样子连绵不断,所以他就希望,他这个朝代,能够像山一样的连绵不断,所以他就把艮卦摆在第一卦,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也有把坤卦摆在第一卦的,叫《归藏易》。那《周易》,他是把乾卦摆在第一卦。那我们也相信有很多人,他把谦卦摆在第一卦,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谦本来就是《易经》的核心的一卦。你也可以把泰卦摆在第一卦,为什么不可以呢?可是你再怎么样弄来弄去,最后大家慢慢的会取得一致的想法,就说:“好啦好啦,就按照周文王当时所排列的卦序,他一定有相当的道理。”
历史上,《易经》六十四卦有很多排序方法,而至今广为流传的,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也就是以乾卦为首的排序方式,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周易》的这种排序,孔子还专门作了《序卦传》,那么《序卦传》是如何解释这种排序方法的呢?
乾坤为何是头两卦?
《序卦传》,它是把乾、坤、屯、蒙、需、讼、师、比这样一卦一卦排列,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次序?它从头说起。所以第一句话是: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经.序卦传》,天地就是乾、坤两卦,所以实际上,一出来就是两个卦,不是只有一卦。天地生万物,乾坤是《易》的门户。天地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创造万物。那到底是创造化?还是进化论?还是演化论?我想那是西方的思路问题。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它是同时存在的,它既创生,又演化,然后它又不停地进化。有进必然有退,不可能一路进,因为进退它是一体两面的。譬如说:我们中国的民族性,叫做“能屈能伸”,这个“能屈”的部分,就是“坤”;能伸的部分,就是“乾”。你看乾告诉我们:自强不息。你只要有机会,你就要抓住;你只要有能量,你就要发挥。可是,当环境不许可的时候,当你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候,那你就要像坤卦一样的厚德载物;像坤卦一样的逆来顺受。所以为什么中国人他老是讲两句很矛盾的话:自强不息,逆来顺受。合起来叫做:能屈能伸。你读卦的时候,凡是看到一个字,你就要想到相反的那一面,然后把两个合起来,你就可以得到它真正的,比较全面性,比较周到的一个意思。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孕育了万物。所以,乾坤两卦成为《周易》的开始。然后,乾卦的六条阳爻和坤卦的六条阴爻互相交错,从而生出其它的六十二卦。那么,天地之间的万物是怎样繁衍的,而乾和坤之后的屯卦和蒙卦又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呢?
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易经.序卦传》。
盈这个字,很像孕,怀孕的孕,就表示天地,它是孕育万物。而充盈,盈满了天地之间的,也不过是万物而已。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就叫:天地。第一句话有天地,就是把乾坤合在一起,第二句话说了这么好几句话,就在讲两个卦,一个屯卦,一个蒙卦,要合在一起。你看原始人类,他们一开始都是什么?都是从出生这个难关,去感受到说:“啊!生个小孩子很难。”当你看到屯卦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象到像草?它很容易就生出来。哪像人那么难,要怀胎十月,而且生产还有高度的危险。其实你如果设身处地,你把自己变成一棵小草,你要知道你要钻出地面跟你怀胎十月生产的危险跟辛苦,那个程度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很多人,他就没有办法将心比心。
我们看卦象,我们想道理,一定要将心比心,人跟草,是一样的。草,它的艰难,它的用心,它最后突破的时候,跟人怀胎、诞生,那个程度没有差别的。它就是告诉我们要去了解:万事起头难。万事起头难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它要告诉你,你不要以为说,你出来以后,你就一通万通,你一辈子就没有问题了,不是。而是一岁有一岁的问题,两岁有两岁的问题,三岁有三岁的问题。它随时给你问题。那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屯卦的万事起头难,马上要看它的相综的那一卦,叫做蒙卦,它是:活到老,学到老。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稺也。---《易经.序卦传》。蒙者蒙也,前面那个“蒙”是卦名,后面的“蒙”,是蒙昧,这样才叫做:蒙者蒙也。物,生下来会蒙,那个蒙,就是蒙昧。是幼稚。说好听一点,叫“天真”。天真好不好?天真很可爱,但是幼稚是很可怜的。这又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你看小孩子天真,很可爱,但他到了十岁还那么天真,到二十岁还那么天真,那做父母的就急死了。可见每一件事都要有阶段性的调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卦要有六个爻的原因。蒙是什么?蒙就是“物之稺也”,这个“稺”就是幼稚的“稚”一样的道理。
物,一生出来,它一定是蒙昧,一定是幼稚的,所以一定要学习。你只有把屯卦跟蒙卦合在一起,你才能够去体会,孔老夫子讲的那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那一句话是说:你早上听懂了道理,你就开始脸红,开始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什么,因为以前实在讲,因为不懂,所以做错了很多事情。夕死可矣,并不是说那这样我就去死掉好了,不是这样。而是说,我就把过去的那些错误,当作昨天晚上已经死掉一样,我现在开始新的生活。人,屯了以后,要蒙;蒙了以后,你会再生,再生又是一个新的屯出现......人,随时要过新生活。为什么叫做新生活?就是我老的那一套不对,我要丢掉。然后我要开始,更新我自己的生命。其它很多人他会觉得:啊!我死过好几次。为什么?因为那一次,那种让我丢脸的恨不得去死的,可是我后来呢,我改变了,我又得到大家的欢迎,然后我自己也觉得我这样无愧于天地,我是一个新的人出来了。就算一个人他坐了牢,我们也希望他在牢里面,能够改过自新,出来以后,他可以重新做人,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这就是什么?就是屯、蒙,蒙、屯。它始终是联系不断的一个循环。可以说,一生都在做这种事情。
表面看来,《序卦传》是解释卦序排列的,实际上,它也是在说明人生的生长过程。母亲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生下孩子,而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蒙昧的,需要启蒙,那么,启蒙之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如何避免争端?
物稺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易经.序卦传》。需,是饮食。饮食之后,它就一定会产生争执。因此: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易经.序卦传》。所以需跟讼,它是同时出现的。很奇怪就是:人,一出生就有需求。需求好不好?答案是很难讲的,人都完全没有需求,那根木头人一样,那是很可怕的。所以需求在某个方面来讲,它对人生是好的。可是需求经常会什么?经常会过度,要求不断,然后欲望无穷,再加上,我好了还要更好,有了还要更多,那就糟糕了。那就变成人的一种负担,最后就变得非常痛苦。而且,因为资源它永远是有限的,机会永远是不足的,而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是越来越大,这就变成什么?变成大家会去抢资源,会去争地盘,就是我们常讲的,叫做:争权夺利。所以需跟讼,也是不分家的。我们把这两个卦合在一起,我们就知道了:当争端开始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去消弥于无形。这就是孔子所讲的:必也使无讼乎。---《论语》。人是一定会讼的,但是有修养的人,他一方面未雨绸缪;一方面,事到临头的时候,他会退让一步。使本来会争执的,本来会口角的,本来要打官司的,消弥于无形。那就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你要节制你的需求,这还不够,你还要少惹是非。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忍耐。把忍耐当作是一种美事。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一想要,就有;一想要,就有,那我糟糕了,那我欲望就高涨了,然后呢?我欲望就无穷了,就变成贪得无厌。贪得无厌,那是所有人都看不惯的。大家会觉得:“哇!你一个人什么都有,你还要?那你不应该想一想别人吗?你不应该照顾一下别人吗?”像这些事情,其实你从需卦里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各取所需,一定在讲讼卦的精神。讼卦的精神是什么?慎谋能断。我盘算盘算我该不该要?我该要多少?我该什么时候要?我该向谁要?我要了以后会怎么样?你统统都想得清楚以后,那就“必也,使无讼乎。”就把本来会引起争执的,你都消弥于无形。所以这两个卦合在一起,我们社会就很和谐,每一个人都比较愉快。
人人都有需求,所以要适当地节制,避免造成需求无度和利益冲突,而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学会谦让和忍耐,从而做到“无讼”,这就是需和讼的意义。但是,如果事情处理不当,发展到了必须要讼,而讼的结果又不能令人满意的时候,人们又该怎么办呢?
“师”和“讼”,要出于公心
接下来:讼,必有众起。---《易经.序卦传》。因为你一个人骂不过人家,你就叫几个人一起来骂。骂,没有效,就开始打,然后就兴师动众,“故受之以师”。“师”是什么?是打不赢,骂不赢,打官司,输了不服气,然后就开始纠集一帮人,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师者,众也。”师,就是一批人,大家为一个目标共同去卖力,甚至搞到流血,那就叫师。劳师动众,就叫师卦。师卦有一个必要的原则:为民除害。我才会兴师动众。如果为了我私人的利益,而把一帮人聚集起来,去使得社会不安定,那就不叫师卦。那就是乱,判乱。那跟师出有名是完全相反的。那比卦呢?比卦也要想想,你志同道合到底是干什么?你志同道合,然后欺负弱小,也是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然后霸占财富;志同道合,然后把的所有的机会都垄断了,那大家都没有好处。所以,志同道合,它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卦目标):为民造福。
一个为民除害,一个为民造福。可见,我们所作所为,都是为大众,而不是为私人(为公不为私)。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很少主张个人主义,很少。我们所采取的,是对大家有利的,而不是以个人的利益做出发点。这一点,我们从《易经》的卦象里面,可以看是非常清楚。师卦,它是物以类聚。物以类聚,就是气味相投的人,他会结成一个小团体,搞一个小组织。可是比卦,它告诉我们:难逢知己。你看你相识满天下,但是知心有几人呢?就表示那个对象不但难找,而且要很谨慎。众必有所比。---《道德经》。就是说,我跟哪些人比较志同道合,哪些人虽然我现在跟他在同一个团体里面,但是我还是跟他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迟早是要分开的。所以,他会在这里面比来比去。比来比去的结果呢?就是我们常讲的,大圈圈里面还有小圈圈,小圈圈里面还有皇圈圈。我问过最少几百个总经理,我说:“你是领导,你是喜欢把你的干部领导得一视同仁,还是领导得有差别待遇?”几乎大多数人都是说:“一定要有差别待遇。”我说“为什么?”他说:“如果我一视同仁,讲起来很好听,但是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所有人都跑光光了。”他心里想:你平常也没有特别照顾我,这时候我为什么要留下来陪你?跑啊。大家都跑光了,你剩下孤家寡人一个。你必定大圈圈里面有小圈圈,小圈圈里面还有皇圈圈,碰到危险的时候,外面那几圈跑掉了,最起码那个核心的团体,他还会巩固我这个领导中心。我相信,这是痛苦经验所造成的。但是,这不是道理,这哪里是道理?那这样的话糟糕了,那每个人都有私心。比较完整的是什么?就是我刚开始当领导的时候,我是一视同仁。因为我对谁谁谁都不认识,我怎么可以说有偏心呢?但是慢慢地,记住:我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同乡,所以我特别照顾他;不是因为他是我的老同学,所以我特别跟他拉得近一点;不是因为他是谁谁谁的什么亲戚朋友,所以我重视他一点,都不是。我纯粹是以公为出发点,这里面哪些人对这个团体表现得好,贡献得多,我就拉近一点。所以同样的比,它有两个,一个是私的比,一个是公的比。这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综上所述,无论是师,还是比,都不能用来谋私,而必须建立在为公的基础之上,这才符合《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的思想。而人们常说的师忧比乐,其实也是事物的一体两面。那么,如果把师和比,这两个卦融合在一起,这样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为什么不打不相识?
把这两个卦合在一起想,你就想出什么呢?叫做:不打不相识,天下为一家。中国人好象对外人都很客气,而对自己人他反而很不客气,老打来打去。这什么道理?就是我们从《易经》里面,我们得到很多启发。我请问各位:“有两个年轻人不听你的话,其中一个是你的弟弟,一个不是你的弟弟。我请问你,你打谁?”你打那个不是你弟弟的人,人家都笑你:“你打他干嘛?他又不是你弟弟。他干嘛听你的?连你弟弟都不听你的,你还要求他听你的?”所以你没有选择,先打弟弟:“你是我的弟弟,你都不听我的,那其它的人怎么会听我的?”所以为什么中国人,他对外人反而客气,他对自己人他反而板着个脸,他要求很严格,就从这里来的。你看我们看到隔壁的小孩,我们都觉得他很可爱。他怎么不可爱呢?他跟你没有关系,他怎么不可爱?他去玩泥巴是他的事,他将来会怎么是他的事。可是你的小孩你就不一样了,你就感觉这也不对,那样也不对。我们对自己人比较严,对他人比较宽松,这都是事实,这就是中国人的比。
比的后面是什么?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易经.序卦传》。这个卦到底是念小畜(xu),还是念小畜(chu),我觉得不必争论。因为都可以,这两个在古代它是通的。所以你说他是小畜(xu)卦也对,你说他是小畜(chu)卦也对。真正了解他的内涵,真正会活用在生活当中,这个才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人类他比对的,就是你找到少数志同道合的人,你一定会有些储蓄。你看搞企业的人,这就是最清楚的,你要创业,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你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你除了摆地摊以外,你还能做什么?因此你就必须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分工,因为一开始就明确分工,万一搞错了怎么办?只有大致上说,我们共同来创一个事业,好不好?大家说好。进来以后,我们就开始比来比去,那自然有人又进来,有人又出去,这叫做谋合。谋合一段时间,那你就要定下来。定下来就开始有产品,就开始储蓄,就开始慢慢累积你经营的资本。
今天我们的卦序,只是讲到我们曾经分析过的那八个卦,每一个卦它都是环环相扣,它都有它一定的产生的原因,它接下去都有一个承先启后的作用。

《易经》第二十一卦 火雷噬嗑 请大师帮我解卦 求姻缘 急!!

【原文】
噬嗑①;亨。利用狱。
【译文】
噬瞌卦:通泰。利于讼狱。
【注释】
①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离为阴卦;下卦为震,震为阳卦。阴阳相济,刚柔相交。像刚齿破物,柔舌试味,齿舌配合,去粗取精,比喻人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所以卦名曰噬嗑,即咀嚼。 【原文】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①。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②。柔得中而上行③,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译文】
《彖辞》说:口中含物而咀嚼之,所以卦名为噬瞌。其卦辞说:“通泰”。本卦下卦为震为雷为阳,上卦为离为电为阴,所以说刚柔相济,雷电交合,光彩炳然。喻人敢于行动,而明察机宜。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六五居上卦中位,阴柔居处恰当而渐次上升,虽六三、六五阴爻处于阳位,但无大碍,所以说:“讼狱仍能取胜”。
【注释】
①颐,腮。颐中有物,犹言口中含物而咀嚼之。②“雷电合”句,本卦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离,离为电。下震上离是为“雷电合”。章,显明,此处指雷电闪熠。喻人行动明察。③“柔得中”句,本卦六二、六五阴爻为柔,分居上下卦的中位,是为柔得位。六二、六三、六五皆为阴爻,由六二而渐次上升至第五位是为柔上行。
【原文】 《象》曰:电雷①,噬嗑。先王以明罚勑法②。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震为雷,上卦为离为电,雷电交合是噬嗑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取法于威风凛凛的雷、照彻幽隐的电,思以严明治政,从而明察其刑罚,修正其法律。
【注释】 ①电雷,原作雷电。据项安世引汉石经移正。本卦上卦为离为电,下卦为震为雷,先电后雷,词序当如此。②勑,《释文》:“勑,《字林》作敕。郑云:‘勑犹理也。’一云‘整也’。”修正,整理。
【原文】
初九:屦校灭趾①,无咎。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译文】
初九:拖着刑具,磨破了脚趾,但没有大的灾难。
..《象辞》说:拖着刑具,磨破了脚趾,小惩则可大戒,使之不重犯过错。
【注释】
①屦,汉帛书《周易》作“句’,屦、句古通用,均当作娄,曳、拖之意。校,术制囚人的刑具,加于颈者谓之枷,加于手者谓之梏,加于足者渭之桎,通谓之校。这里的校,指桎。灭,伤破、磨破。
【原文】
六二:噬肤灭鼻①,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②。
【译文】
六二:大吃鲜鱼嫩肉,遭受割鼻之刑,但没有大难。
《象辞》说:大吃鲜鱼嫩肉,遭受割鼻之刑,因为六二之爻居于阳爻之上,像人享受非分之福。
【注释】
①噬,啮,咀嚼。肤,《释文》引马融注:“柔脆肥美曰肤。”《仪礼?士聘礼》:“肤,鲜鱼,鲜猪。”鲜美之肉皆可称肤。灭鼻,遭受剖鼻之刑。②乘刚,此以六二爻象、爻位为据。六二阴爻为柔,凌驾予初九阳爻之上(阳爻为刚)。
【原文】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
六三:吃腊肉,中毒。碰上了麻烦,但不十分严重。
《象辞》说:中毒,因为六三阴爻居于阳位,像人不称其位。
【原文】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①。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译文】
九四:啃吃骨头,发现骨头中有金属箭头。卜问艰难之事,结果是吉利的。
《象辞》说:卜问艰难之事,结果是吉利的,但目前仍处于艰难之中,尚未进入光明之境。
【注释】
①胏(zǐ子),带骨头的肉。干胏,即干肉。金矢,金属箭头。
【原文】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①。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译文】
六五:吃干肉,发属箭头。卜问得危险之兆,但最终可以无灾祸。
《象辞》说:卜问得危险之兆,但最终可以无灾祸,因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位象得当,可以化险为夷。
【注释】
①黄金:义与金矢同,此同义异文。
【原文】
上九:何校灭耳,凶①。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译文】
上九:肩上扛着大枷,磨破了耳朵,凶险。
《象辞》说:肩上杠着大枷,磨破了耳朵,因为其人不听劝阻,触犯了刑律。
【注释】
①何,借为荷,背负。校,指枷。加于颈脖上的刑具。灭,磨破。参见前注。

初学周易,本挂是易经第二十七卦、艮上震下、山雷颐,变爻为3,怎么解释...

一看你就是自学周易六爻八卦 不会算卦 呵呵 排出卦象 列出月日天干地支 要看算什么事 找出用神 看旺衰 爻动变化 世应相生相克 对用神利弊 自己是否身旺等~

高手大师解卦,占工作,摇出《易经》第二十七卦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

断:戊午日,子丑空,世爻空亡不吉,但用神旺(问工作父母、官鬼为用)且月、日都为官,只因世衰而空破,故所问之事有难度,卯财近应官生火,应花点钱财方言有望。
甲子日卦,戌亥空亡,世爻戌财为动空化子孙回头生有用,五爻用神旺(临日建),似有希望,但卦中有兄弟克财和财克用神。两卦似有所同之处,就是要动用钱也,不然事就难成。
只是个人观点,预测水平有限,望其见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太原经典1日游:太原第一站先游览山西省博物馆感受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了解感受夏商踪迹、晋国霸业、佛风遗韵、明清晋商文化;然后可以去太原最大的的迎泽公园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再去太原食品街寻找美食。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古北水镇位于密云东北侧,是一处在古村基础上改造重建的古镇景区。古镇依水而建,即有北方古镇的大气威严,也不失江南水乡的特色,可以泡温泉、品尝美食、爬司马台长城等,是京郊地区休闲度假不错的选择。古镇内不通车,非常适合步行游玩。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宁夏沙湖旅游景区地处贺兰山下、黄河金岸,20余平方公里沙漠与40余平方公里水域毗邻而居,拥有万亩水域、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五千亩沙丘,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秋季是到黔东南旅行的最好时间,雨水不会像夏季般频繁,气温不会像冬季时寒冷,温度适宜。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由于青海湖距离西宁较远,所以建议在青海湖周边过夜,以便欣赏日出日落等美景。目前青海湖周边住宿的选择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二郎剑景区附近:这里是青海湖唯一的官方景区,也是观看日出最佳的地点之一。这里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价格根据季节和设施不同而不同,旺季每晚约200-500元,淡季每晚约100-300元。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古城一日游攻略:今日主要游览丽江古城,漫步在古城小巷,尽情享受古城慵懒的氛围,还可以在街头巷尾寻觅各式丽江特色小吃来填补肚子。之后前往狮子山,登上狮子山的制高点—万古楼,俯瞰整个丽江古城,运气足够好的话向北可以远眺到玉龙雪山。下了狮子山顺路去木府,近距离欣赏古城内这座仿紫禁城的纳西宫廷式建筑。傍晚回到古城,在四方街感受古城的夜生活,还可以去酒吧消遣一番,说不定会碰上美好的艳遇。古城西侧的狮子山公园是观赏古城全景的最佳去处,除了山顶的万古楼,公园有很多点都可以看到古城和雪山。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1、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原名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95件、二级文物3379件、三级文物14280件、其它文物近10万件,始自远古,及至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2、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洲皇宫博物院建立在伪满皇宫旧址上,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可见到御用汽车等文物。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的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有缉熙楼、中和门、怀远楼、同德殿等建筑景观。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新都桥又称东俄罗,位于318国道川藏南北线的分叉路口,号称“摄影家的天堂”。在这可以拍摄到无垠的草甸,曲折的溪流,金黄的秋叶,山坡上大片在觅食的牛羊,散落着的藏族村寨,在金秋来临之际不失为赏秋的好去处,随便一按快门都能得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此外,国家地理推荐最佳欣赏蜀山之王——贡嘎山的观景点正是在新都桥,天气好可拍摄日照金山之景。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1、滕王阁: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2、八一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心脏,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中心广场、主席台、东西二块游园组成,是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中心伫立着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很多游客会在此合影。
本文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