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绷带八字包扎法适用于,肘关节八字包扎法图解

2023-12-04 本站作者 【 字体:

脚踝用绷带怎么包扎?

用弹力绷带 进行8字形包扎法 如图</img>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6-13 20:30 我是外侧脚踝受伤 这样能行么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3 20:33 嗯 这是可以的 “8”字形包扎法是用于关节受伤固定的 这样的固定 可以保护脚踝不再受到更大的伤害 不论受伤的是哪个位置 都可以用“8”字形包扎法

运动损伤中,常用的绷带包扎技术有哪些?

1、环形包扎法
这种运动绷带包扎法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
这种运动绷带包扎法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
4、“8”字形包扎法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
5、反回包扎法
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

绷带包扎法适合哪些部位包扎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
1.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1.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2.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3.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绷带的八字包扎方法适用于哪些部位

关节部位。

什么是战场救护

战场救护
战时参战人员在战场上负伤。对负伤者进行及时的止血、包抢救,使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统称战场救护。
战场救护的意义与作用
战场救护是战时参战人员负伤后的自我救护和互相救护活动。以往革命战争的经验证明,战时约有50%的伤员是群众自救互救的。迅速、准确的战场救护,对及时挽救伤员的生命,减少残废,恢复战斗力,巩固战斗意志和对伤员的进一步治疗、康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战争武器的杀伤力强,造成的伤员多,危害也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场死亡的人数约1000万人,受伤人员达2000万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因战争总共死亡约5000万人,伤亡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充分说明,在现代战争武器越来越先进,杀伤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力开展群性战地救护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红十字会,就是从战场救护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中期,欧洲战争连绵。每次战役后往往陈尸遍野,伤兵呼救,痛苦呻吟,无人过问。1859年6月25日,瑞士银行家享利·杜南途径意大利北部伦巴地区时,恰逢法奥索尔弗利诺之战,亲眼目睹大批伤兵得不到救护而惨死的情景,因此竭力主张建立民间的伤员救护组织,对伤员进行救护和看护。杜南回到日内瓦后,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一书,在书中提出两条倡议:(1)“各国在和平安定时期应该建立战时伤员救护团体”;(2)“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制订一项国际性保护伤兵和救护人员权益的国际公约”。他的倡议得到当时欧洲各国上层社会的同情和支持。1863年2月9日,“救护伤兵国际委员会”在瑞士成立。到1880年,这个委员会正式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瑞士还发起召开了国际会议,签订了关于改善战地伤员境遇的日内公约。公约规定,在战时,对伤病员(不分国籍)予以救护;对战地救护车、医院和医务人员应予保护。公约还确定以五个方块组成的红十字作为保护的标志。从此,伤兵救护组织就叫红十字会。目前,已有144个国家建立了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它一成立,就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哪里有灾难、饥荒和战争,红十字的旗帜就在哪里出现。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红十字会开办伤兵医院、难民收容所,组织救护队,进行了大量的救灾和救护工作。
中华人民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会章,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为全国性人民卫生救护团体。从此,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950年到1966年,中国红十字会广泛开展了国内外活动,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在“文大革命”期间,中国红十字会被迫停止了国内工作,地方红十字会也被取消。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红十字会恢复了国内工作,地方红十字会开始重建并恢复工作。1986年6月,中国红十字会和国家教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暂行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红十字会,并因地因校地开展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宣传动员组织公民义务献血、组织救护训练、参加伤病员救护、开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从事国内外救灾以及协助台胞台属寻找亲人等工作,都作出了巨大成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了重大贡献。中国红十字会还加强了国际往来和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卫生救护、献血、输血等事业的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浙江国防教育网
再补充点:
战场救护的内容和方法
--------------------------------------------------------------------------------

一、出血与止血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人体血量约5000--6000毫升。血液从损伤的血管流出叫出血。急性出血(大血管破裂)的流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如不及时止血,流血过多,往往会引起休克和心跳停止而造成死亡。在战场上,大量出血是引起休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救护人员必须熟悉出血种类,熟练地掌握止血技术,迅速准确地做好止血工作,以便有效地挽救伤员的生命。
出血种类大体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是把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体腔中。外出血有三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缓慢流出;(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片状渗出。对内出血的判断,主要看伤员有没有吐血、咯血、尿血或便血等症状,据此判断胃肠、肺、肾脏或膀胱有无出血。如伤员出现休克症状,在无外出血的情况下,应立即想到有内出血的可能。
止血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指压止血法。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止血法,多用于头部、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这种方法是在出血点的近心端,依循动脉行走的部位,用手指将动脉压在骨胳上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换上止血带。采用指压止血法,可起到临进止血的作用。力以能止住出血,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
(3)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在使用止血带时,一定要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4)止血粉止血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止血粉直接敷在出血部位,用干纱布加压包扎,可止住出血。
二、包扎
包扎在战场救护中应用最广,具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和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为了确保包扎效果,包扎要求做到快、准、轻、牢。包扎松紧要适宜,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有利于伤口尽早愈合。包扎工作要有步骤地进行。
1.发现伤口和判断伤情。发现伤口,在白天比较容易,在夜间则比较困难。对清醒的伤员可问其负伤部位。对因伤情严重而自述有困难的,可利用月光、照明弹和遮光手电筒等发现伤口,也可用手自上而下地摸,触到潮湿和有温暖感觉的部位,这是出血的表现。否则只能观察其全身情况。如发现伤员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的症状,伤处多在胸部;伤员昏迷不醒,可能伤在头部;伤员手、脚不
能移动,,多半是骨折伤,对多处有伤者,要仔细检查。
2.暴露伤口的方法。发现伤口后,必须充分暴露伤口,才能正确、及时地加以包扎。暴露伤口的方法有:(1)在情况许可时,可脱掉衣服。脱衣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以避免受伤肢体大范围的活动,减少伤员痛苦。(2)前臂或小腿负伤,可将衣袖或裤腿卷起。(3)对大出血、骨折、大面积伤等重伤员,可将伤部衣服剪开或撕开;天冷 时要注意保暖。
3.对伤口的初级处理。对伤员的伤口进行初级处理,是为了暂时稳住伤势,防止感染,以便能迅速、果断、正确地进行止血、包扎。在检查伤口时,不能用没有消毒的东西直接接触伤口,以免伤口遭到感染,加重伤情。禁止用碘酒涂擦伤口表面,因刺激太大可能引起剧烈疼痛,甚至休克,而且会损害组织,影响伤口愈合。不可用没消毒的水冲洗伤口,对较大较深的伤口也不可随便用消毒水冲洗。以免把表面污物冲入深部,造成深部感染、化脓。伤口深处如有较大的弹片、木片等异物,又在大血管周围切不可拨出来,以免造成大出血。
4.包扎的方法。包扎要根据伤员的伤口情况和不同的材料,采用各种不同的包扎方法。常用的包扎方法有下列几种:
(1)三角巾包扎。这种包扎法应用范围广,简便易行,速度快、效果好。三角巾包扎又分为风帽式、面具式、燕尾式、蝴蝶式、下颌式、以及手足部“8”字形包扎法、手臂、膝部包扎法,全身包扎法等。
(2)自用物品的包扎。在战场上,往往缺少或没有现成的急救材料,应利用自用物品(如帽子、衣服、毛巾、手帕等)进行包扎。
头面解放帽包扎:将解放帽(作训帽)外层的帽墙前正中向后到顶边剪开,帽檐向后戴在头上,将剪开两边外翻下来,剪孔穿带,固定于下颌。
头面手帕包扎:手帕除了包扎四肢外,还可包扎头面部。方法是把手帕三只角各打一个结,将手帕套在头上,另一角系上带子,根据伤口可上下移动,调整位置,盖住伤口,进行包扎。
毛巾包扎:毛巾可折叠成条带状包扎四肢,可在四角系带子包扎胸腹部,也可包扎头部。包扎头部时,把毛巾横放于头顶,前两角反折向后打结,后两角下拉在颌下打结。
(3)绷带包扎。绷带是包扎伤口、固定患肢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绷带包扎急救和外科治疗中不缺少的技术。为了使绷带包扎达到预定效果。包扎时必须注意:①绷带要贴实,不要缠出兜来,但也不要过紧。②包扎要固定,以免脱落和松散。⑧包扎四肢时,指(趾)最好露在外面,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④包扎时应使每周绷带压住前—周的.1/2或1/3;⑤绷带和皮肤均应干燥,皮肤之间(指缝、耳后)和骨突起处应加衬垫。常用的绷带包宁L法有这样几种:
环形包扎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用于领、腕及额部等粗细相等的地方。为了使绷带固定,在环行包扎的第—周可以稍斜缠绕。第二三周用环形包扎后,再把第一周斜在圈外的绷带一角折到圈里,再重叠缠绕,这样绷带就不会滑脱,各种不同的绷带绕法开始都用这种方法。
蛇形包扎法:蛇形包扎一般是在用绷带固定纱布、棉花或夹板时使用的—种方法。用绷带斜形缠绕,每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而不重叠。
螺旋包扎法:这种包扎法一般适用粗细差不多的部位。绷带头部同环形包扎开始时一样,以后,把绷带上卷,每卷一周都盖住前周1/3—2/3,成螺旋形包扎。
螺旋反折包扎法;在粗细不等的四肢上,用螺旋反折包扎法比较容易固定,包扎时,一般由下而上进行,先用螺旋形缠绕,绕到较粗部位,把每周反折一下并盖住前周的1/3—2/3,成“人”字形;
头部反面包扎法:先把钮扣拉到顶后,再从左至右固定一周,左右前后进行交叉,最后在前额打结。
膝关节包扎法:根据膝关节部位的伤情,将三解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形,把带的中段斜放在伤部,两端分别缠绕肢体一周,在膝内侧或外侧打结。
“8”字形包扎法:这种扎法多用于肘、膝、腕、踝、肩、髋等关节处。此法为一周向上,—周向下的包扎,每周在正面和前面相交,并压盖前周的1/2。
多头带包扎法:多头带包括四头带、腹带。四头带可用绷带自制,腹带则要事先准备。四头带包扎法多用于下颌、鼻、头顶及头后部包扎。用腹带包扎时,伤员仰卧位,腹带放在伤员腰下,自下而上包扎好打结。注意打结处应在腹部或胸部两侧,不可在背、胸、腰、腹部。
三、骨折固定
骨折是指骨胳受暴力的打击而断裂。骨折可分为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容易感染,可引起严重的骨髓炎或全身感染。骨折断端锐利,可刺伤大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使伤员遭致残废或死亡。
骨折的症状:(1)骨折的局部症状。疼痛剧烈,运动时加重,安静时则较轻。骨折部位可有肢体畸形,在骨折处有明显的压痛。根据压痛点,可确定骨折的部位。(2)骨折的全身症状,较轻的骨折没有全身症状,但在火器性长骨骨折或伴有出血、神经和脏器等损伤时,疼痛剧烈,患者常处于休克或失血状态。如果出现畸形、异常活动和摩擦音的情况,是骨折的确证。如果上述确证没出现或不明显时,也不能轻易否定骨折存在。凡有骨折的可疑症状,先应按照骨折处理,以免延误救护治疗。
骨折固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先止血、包扎,然后再固定。如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必须先进行抗休克处理。(2)就地固定。在固定前,不要轻易移动伤员。暴露伤口时,可剪开衣裤,不要脱下衣裤。(3)临时固定只是为了制动而不是整复,严禁当场整复。(4)固定时要加衬垫,先固定骨折两端,后固定上下两关节,做到牢固可靠。(5)固定时松紧要适宜。不可过松,也不可过紧。固定四肢时,要露出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6)固定后作好标志,迅速送往医院,注意保暖。
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有下列几种:
肱骨骨折固定法:进行肱骨骨折固定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肘关节屈成直角;二是肩关节都不能移动。(1)夹板固定法。肘关节屈成直角,用两块木板放在伤口两侧,用三角巾固定,再用三角巾作小悬臂吊,固定于胸前。(2)竹筷固定法。把四根竹筷或树皮、竹片放在内外侧各两根,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然后再用—条三角巾.将前臂悬吊起来,固定于胸前。
股骨骨折固定法:(1)夹板固定法。把—块相当于脚跟至腋下窝长的夹板,放在伤腿外侧或后侧,再用七块三角巾固定夹板。同时,应脱去伤肢的鞋袜,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2)绷带、枪枝、扁担、毯边式固定法。在无三角巾时,可用绷带、毯边式来固定夹板。如用枪枝固定,应先验枪,枪把抵不到腰,在骨突处垫敷料,骨折两端先固定,上下关节固定毕,脚部再用“8”字形固定使脚与小腿成直角。
小腿骨折固定法;(1)夹板固定。把一块长度等于大退中部到脚跟距离的夹板,放在小腿外侧,在关节上垫置棉垫,用五条三角巾固定,在脚部再用“8”字形固定,使脚与小腿成直角。(2)健肢固定法。在无夹板情况下,可利用伤员健侧下肢来作固定。即把健肢移向伤侧并列,在两腿关节处垫置棉垫,用三块三角巾来固定。
四、搬运
搬运的目的是为了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区,搬至隐蔽地或送到救护机构救治,以防伤员在战场上再次负伤。搬运伤员要做到:(1)要快,要尽快地将伤员搬运至隐蔽地。(2)在搬运前尽可能做好伤员的初步急救处理,如情况允许,一般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搬运。(3)要根据敌情、伤情、地形、灵活运用搬运方法。(4)搬动动作要轻,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常用的搬运方法有下列几种:
单人搬运:(1)侧身匍匐搬运法。基本动作是:垫腰,撑肘,扶肩,蹬足。(2)匍匐背驮搬运法。基本动作是:同向侧卧,靠紧身,拉紧上臂,再抓臂,合力猛转翻上身。单人搬运法还有抱伤员法、背伤员法、肩负伤员法等。‘双人搬运法:前一人两手夹住伤员两条腿,后一人两手撑住伤员上身保持平稳搬运。
担架搬运法:用担架搬运,既省力又方便,是最常用的搬运方法。用担架搬运时要注意:(1)伤员上担架要平托。(2)伤员头部要放在后面,使后面的救护员能随时观察伤情。(3)抬担架行走要平稳,步子快慢相同。(4)担架高低要保持平衡。伤员在担架上的一般体位是:胸腹伤取仰卧位,背臂伤取俯卧位,内脏伤取平卧位。
五、空袭救护
在现代战争中,很多伤员是遭空袭致伤的,所以做好空袭救护是非常重要的。
1、空袭救护的要求和方法。发现伤员被燃烧弹(剂)、凝固汽油弹等烧伤时,应首先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并迅速包扎。灭火时,可用雨衣、雨布、浸湿的草袋、大衣、棉被等裹在身上,慢慢滚动。如身上已沾上燃烧着'的凝固汽油时,不要慌张,应立即脱掉外衣,千万不能用手去拍打。发现伤员被弹片致伤,应按伤情处理,迅速转移,急救治疗。发现伤员一氧化碳中毒时,应解开伤员上衣领扣,将伤员转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进行急救。
2.对伤员的搬运护送。空袭造成房屋、建筑和其他设施的倒塌、破坏,要沿倒塌的砖墙、楼梯登高,用背、肩、抱、担架等方法搬出伤员。楼梯被炸塌时,可利用竹梯攀登或撑竿扶持蹬墙上楼,背伤员垂绳或斜绳下滑。对高大建筑物上的伤员也可利用直升飞机救护。

包扎的常识有哪些?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放于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到前额打结。2)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一结,套于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3)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置于一侧腋下的季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将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4)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5)手、足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踝部)打结绷带包扎2)环形包扎法:在肢体某一部位环绕数周,每一周重叠盖住前一周。常用于手、腕、足、颈、额等处以及在包扎的开始和末端固定时用。3)螺旋包扎法:包扎时,作单纯螺旋上升,每一周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肢体和躯干等处。4)8字形包扎法:本法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包扎,每周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并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太原经典1日游:太原第一站先游览山西省博物馆感受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了解感受夏商踪迹、晋国霸业、佛风遗韵、明清晋商文化;然后可以去太原最大的的迎泽公园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再去太原食品街寻找美食。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古北水镇位于密云东北侧,是一处在古村基础上改造重建的古镇景区。古镇依水而建,即有北方古镇的大气威严,也不失江南水乡的特色,可以泡温泉、品尝美食、爬司马台长城等,是京郊地区休闲度假不错的选择。古镇内不通车,非常适合步行游玩。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宁夏沙湖旅游景区地处贺兰山下、黄河金岸,20余平方公里沙漠与40余平方公里水域毗邻而居,拥有万亩水域、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五千亩沙丘,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秋季是到黔东南旅行的最好时间,雨水不会像夏季般频繁,气温不会像冬季时寒冷,温度适宜。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由于青海湖距离西宁较远,所以建议在青海湖周边过夜,以便欣赏日出日落等美景。目前青海湖周边住宿的选择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二郎剑景区附近:这里是青海湖唯一的官方景区,也是观看日出最佳的地点之一。这里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价格根据季节和设施不同而不同,旺季每晚约200-500元,淡季每晚约100-300元。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丽江古城一日游攻略:今日主要游览丽江古城,漫步在古城小巷,尽情享受古城慵懒的氛围,还可以在街头巷尾寻觅各式丽江特色小吃来填补肚子。之后前往狮子山,登上狮子山的制高点—万古楼,俯瞰整个丽江古城,运气足够好的话向北可以远眺到玉龙雪山。下了狮子山顺路去木府,近距离欣赏古城内这座仿紫禁城的纳西宫廷式建筑。傍晚回到古城,在四方街感受古城的夜生活,还可以去酒吧消遣一番,说不定会碰上美好的艳遇。古城西侧的狮子山公园是观赏古城全景的最佳去处,除了山顶的万古楼,公园有很多点都可以看到古城和雪山。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1、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原名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95件、二级文物3379件、三级文物14280件、其它文物近10万件,始自远古,及至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2、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洲皇宫博物院建立在伪满皇宫旧址上,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可见到御用汽车等文物。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的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有缉熙楼、中和门、怀远楼、同德殿等建筑景观。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
新都桥又称东俄罗,位于318国道川藏南北线的分叉路口,号称“摄影家的天堂”。在这可以拍摄到无垠的草甸,曲折的溪流,金黄的秋叶,山坡上大片在觅食的牛羊,散落着的藏族村寨,在金秋来临之际不失为赏秋的好去处,随便一按快门都能得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此外,国家地理推荐最佳欣赏蜀山之王——贡嘎山的观景点正是在新都桥,天气好可拍摄日照金山之景。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自驾旅游攻略 普陀山旅游自驾游攻略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南昌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昌必看的旅游点
1、滕王阁: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2、八一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心脏,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中心广场、主席台、东西二块游园组成,是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中心伫立着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很多游客会在此合影。
本文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