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中国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介绍

2022-12-09 天下 【 字体:

中国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介绍_端午节插艾草寓意什么意思

在民间一直有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这也是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的传统习俗,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插艾草,为什么要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介绍_端午节插艾草寓意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中国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介绍

端午节插艾草的寓意

在民间的说法是端午节插艾,这样不仅有招福驱邪的用途,而且还有防病驱蚊的效果,当然了重点在于后者了。艾草在农村是十分常见的一种野草,但是它的用途不小,其中一点就是有驱蚊虫、净化空气的作用。这是因为艾草的茎、叶中都含有一种挥发性的芳香油,而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就可以驱赶蚊蝇、虫蚁,并且净化空气的效果。那端午节插艾草有什么讲究?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首和端午节相关的童谣“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其就准确的描述了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端午这一段时间的活动安排。从这首童谣也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去是五月初二的时候就包粽子了,而五月初四悬挂艾草,等到了端午节这一天的主要活动就是看龙船比赛了。不过现在多数都没有遵守这个规矩了,普遍都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包粽子、插艾草。有人也疑惑,艾草是在早上插,还是晚上插好呢?农夫认为,只要是在端午节这天,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插艾草都是可以的,没有规定说一定要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插艾草。这个没有特别的说法,早晚都可以,但是农村的老辈人普遍认为早上插比较好,所以端午节当天一早就在大门口悬挂艾草了。

端午节插艾草的方法也简单,一般是将“天中五瑞”中的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任选两三种,通常是将艾草、菖蒲等用红色的绳子捆绑成为一束,然后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就行。之所以会加入菖蒲,那是因为它是“天中五瑞”之首,并且叶片看起来很像一把剑,在民间它还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那端午插的艾草什么时候取下来呢?

就和悬挂艾草没有时间规定一样,什么时候取下来也没有时间规定的。多挂几天,少挂几天也是无所谓的。根据我们这里的习俗,一般都是等到艾草干了以后,没有了味道了才会把它们取下来的,因此艾草一般会在家门口悬挂一个月左右,然后才会取下来的。因为艾草本来有香味,有较强的驱蚊防虫的效果。因此当艾草干枯了以后,也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多年的陈艾药用价值更高,所以会留着以后备用。但是多数都是在天黑以后,把这些艾草放在盆里烧掉,其所产生的气味还能驱蚊虫哦。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意义

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内屈原而容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

端午节

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中国端午节的寓意介绍 相关文章:

★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 有关于端午节的说明文

★ 端午说明文

★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和寓意

★ 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 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优秀范文

★ 过端午节的意义作文400字5篇

★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五篇

★ 介绍端午节习俗作文400字5篇

★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400字五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如何自制蛋挞

如何自制蛋挞
1、倒入低筋面、黄油和水,揉成面团状,藏一小时后取出,抹上黄油卷起,包上保鲜膜冷藏半小时。2、取出,将面团切成一厘米的面团,放入模具内,用力按压,中间稍薄,外缘要比模具高,将蛋挞液倒入蛋挞皮中,放入烤箱里烤30分钟即可。

肉火烧面怎么和面

肉火烧面怎么和面
1、首先用温水把酵母融开,加入面粉,用手把面粉揉成非常软的面团,可以放一点熬好的猪油在面团里面。2、然后放在温暖的地方,盖上保鲜膜发酵至2倍大,发好的面团用手插入不回缩,就说明面团发酵好了。

奶茶几分糖好喝

奶茶几分糖好喝
1、不同的人对奶茶的口感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奶茶有三分糖、五分糖、七分糖三种不同的口味。2、女生一般都喜欢喝甜一点的,而男生则喜欢喝不那么甜的,七分糖的奶茶最好喝。

过桥米线是哪里的?

过桥米线是哪里的?
过桥米线是来自云南省滇南地区的一种有名特色小吃。过桥米线最早是在清朝就已经出现,距离现在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啦!起源于建水县东城外锁龙桥西侧的鸡市街头处,有建水的特产草芽、地椒作配料,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欢,不少人为此专门长途跋涉,只为尝

面霜和乳液的区别

面霜和乳液的区别
面霜和乳液的区别,相较而言乳液的水分含量要比面霜高,乳液质地要轻薄一些,乳液主要作用是保湿,滋润可以隔离外界干燥的气候,面霜既可保湿,又可美白,还能抗衰老,乳液的吸收快一些,而面霜吸收比较慢一些,因为液体的吸收速度都比较快。

怎么摘隐形眼镜

怎么摘隐形眼镜
在摘隐形眼镜之前,先用洗手液将手清洗干净,以免将细菌带入眼睛内,对着镜子,用右手中指轻拉眼睛下眼睑,左手中指轻拉眼睛上眼睑,让黑色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触镜片的两边缘部分,向中间推使镜片拱起,再用两手指轻轻捏出镜片即可。

粉饼和散粉的区别

粉饼和散粉的区别
粉饼是呈压缩固体状态,多呈圆形或者方形,散粉则是细腻的粉末状,粉饼遮瑕力会比较强一些,可以湿用做粉底,或者用来补妆,而散粉则是定妆的效果,粉饼通常用在底妆的第一步,而散粉通常用在底妆最后一步。

冷烫和热烫的区别

冷烫和热烫的区别
冷烫和热烫的区别:冷烫对头发的要求是要在保温状态下才能给卷有个好的效果,而热烫是在干和湿的情况下都行,热烫烫出来的头发比较自然明显而有弹力,冷烫的头发风干后基本看不出来,并且发质会有点干。

高品质香水如何鉴别?用三步就可以解决

高品质香水如何鉴别?用三步就可以解决
1、看色泽以天然香料调制而成的高级香水,都有它本来的颜色,且大都是琥珀色或褐色,看起来很像宝石,比如,从茉莉、玫瑰或水仙等天然鲜花中所萃取的精油都呈黄色、褐白或绿褐色;此外,香水中所添加的魅惑香气物性香料也是褐色,苔类中的橡树苔是绿色,从树根或树根脂类中萃取的

如何去除黑眼圈

如何去除黑眼圈
去除黑眼圈首先可以用热毛巾敷眼,然后再用冷毛巾敷,十分钟就能让黑眼圈淡化的不那么严重,其次将去壳后的鸡蛋用无菌纱布包裹住,敷于眼部轻轻转动,可以急救去除黑眼圈,另外抹完眼霜后,用双手顺时针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黑眼圈。
本文Tag